初唐四杰指的是哪四位詩人
(一)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人。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二)楊炯
楊炯(公元650年-公元692年),陜西弘農華陰人,唐朝詩人、官員。顯慶六年,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楊炯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楊炯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楊炯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楊炯著有《楊盈川集》。
(三)盧照鄰
盧照鄰(約635-約685年),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縣人,唐朝時期大臣、著名詩人。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四)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唐初詩人。。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古代文化名人的合稱
1、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2、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3、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4、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5、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怎么背高考古詩文
一、全文通讀。無論是懂還是不懂全文的意思,小編認為首先都需要能夠全文的通讀一遍,先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看全文,無論是正確或者錯誤的,并且最好能夠將語言文字之間的關系搞清楚,至少在意思上面能夠解釋的通。
二、對照參看譯文。這一步非常的重要,對照自己剛開始看文章的時候,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在看真正的譯文,會對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也會明白當時自己所譯不同之處,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翻譯全文。在看兩次譯文之后,看著全篇的文言文,自己翻譯成白話文,這個時候,不要再看譯文了,如果實在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看兩次譯文,直到能夠全部翻譯通順為止,這對理解全篇內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