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雜文《衷心的感謝》
冰心的雜文體現著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的交融,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相互滲透,帶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冰心的雜文《衷心的感謝》,希望大家喜歡。
《衷心的感謝》
文藻離開我已經整整一個半月了。這一個半月,我是在周圍一片慰唁聲中度過的!不但幾乎天天有朋友和親人來慰問我,還因為新華社發了文藻逝世的消息,我收到了從國內國外發來的一百七十多封的唁電和唁信。有一些發電或發信人的名字是不熟悉甚至是不認識的。我昨天才有心緒來從頭閱讀那一大堆函電,我仿佛突然發覺,原來他還有那么多的同行,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的學生;原來我們還有那么多的了解、同情、關心我們的人!我忍不住涌出了感激的熱淚。
電文大都簡短:哀悼他的逝世,請我節哀。而從那一百多封字數較多的唁信里,我看到了他的朋友、學生們心中眼中的吳文藻——他的生平、他的為人、他的遭遇……寫出了和我共同生活了五十六年的吳文藻!
我只能摘錄這許多信中的幾封:
吳先生對我國社會學與民族學建設運動,有過杰出的貢獻,并培養出許多接班人,成為我國這門學科的奠基人和大師。他的逝世實是我國學術界一大損失。
——楊 0
文藻同志和我在清華學校同窗多年,他雖高我一級,但彼此情同手足。他是我國社會學的先驅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社會學被長期忽視,直到今天才受到了尊重。正需要他時,他又溘然長逝。哲人其萎,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損失……
——周培源
我們自昆明讀大學起就不斷親聆文藻師的增長率,閱讀文藻師的著作,受益匪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文藻師學識淵博,治學謹嚴,對學生誨而不倦,為我們樹立了楷模。文藻師一貫重視社會學人才的培養,并為此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學習的……
——袁方、全慰天等六人
他老人家在燕大時,對我們的教導,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我們雖身在國外,也常常通過“美中人民友好協會”,為祖國謀幸福,為祖國工作,以期不負他老人家的教誨……
——蘇厚彬
吳老對我們的科研工作,給予親切的指導,我定永志不忘。今后我將以自己的實際工作,來報答吳老的諄諄教誨……
——宋維真
藻師是世界知名的學者。藻師為人耿直,一生誨人不倦,我追隨師側,時間不多,但對我一生的學習和工作,起了不可估量的楷模作用。我常向藻師匯報學習和工作情況,他老人家無論多忙,身體又不太好,總是親自給我回信,一次是在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時坐在院子里小凳上寫的;一次是在眼力差、寫字手抖的時候寫的。藻師對于晚輩也毫不疏忽……
——李鎮
我和文藻先生接觸不多,但對先生對社會學的貢獻,一向是景仰的,同時對文藻先生一九五七年的錯劃右派,也一直憤憤不平的。文藻先生遺愿不舉行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使我沒有表示哀思的機會……
——千家駒
文藻先生筆耕一生,對學術界建樹卓著,晚年屢遭顛沛,而報國之心不減,是我們后輩的楷模……
——袁鷹
我作為您和藻師的弟子,已經五十四個年頭了,這是天翻地覆的五十四年。你們給我的教導是:愛祖國、愛人民。在這半個多世紀以來,你和藻師就是為祖國的現代化而努力,我也在實踐你們的教導……海外有不少關于藻師生平的報道我正在搜集……世界在變,每人都在變化中扮演一個角色,藻師的角色演完了,無論從什么角度看,他都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終身致力于祖國現代化的學者……我很快就要回國了,如有可能我想為藻師編一本文集……
——李有義
不必再多抄了,我將遵照一位小朋友要求我的話,寫點東西。她說:“我希望吳伯伯能在您筆下重新得到生命!”
1985年11月7日大霧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