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是描寫西湖的眾多詩歌當中最為膾炙人口詩歌之一,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絡收集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一
課前準備:1、西湖風景圖片。2、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引入
1、師俗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號稱"人間感覺"的杭州有一處著名的景點"杭州西湖",那里風光迷人,景色神奇。古來人們一直有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煉的語言對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首推西湖十景,大家想觀賞一下嗎?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在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寫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認為是描寫西湖的絕唱《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中贊美了西湖的美麗景色。
(用直觀的圖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風光,創設情境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初讀古詩 質疑問難
1、看多媒體演示,聽范讀。
2、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3、指名試讀。
4、讀了古詩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還想了解什么?
(自讀古詩,初步感知,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問題意識)
三、自主探究 匯報交流
1、借助多媒體課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的信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集體交流。
(1)通過自學,你弄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你喜歡哪句詩的描寫?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麗多變的景象,以及體會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貼切生動)
四、再讀感悟 情感升華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聽范讀,欣賞演示的景色。
3、邊讀邊想象,體驗詩人的感情。
4、試著背誦古詩。
(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情感得到升華)
五、拓展練習
1、如果讓你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贊美西湖,你想怎樣做?
2、出示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學生自讀。
(多種方式贊美西湖,體現學科整合)
六、教師總結
蘇軾在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氣里所呈現出來的美麗景色,與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神韻相提并論,出人意外又貼切生動,天生麗質是她們共同的特點,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稱。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二
設計理念:
這首詩是描寫西湖的眾多詩歌當中最為膾炙人口詩歌之一,有人說“此詩一出,人人傳誦,從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西子是古代美女西施,蘇軾的妙喻,讓美麗的西湖和這位美女從此結緣,西湖又稱“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傳神,無論是“水光瀲滟”的晴天還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處,這緣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勝收,也是作者與西湖獨有的緣分。
體會詩歌的意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首詩歌的教學,要在詩境與文章外顯的語境之間找到巧妙的融通點。要讀出西湖的美,走入晴日雨天豐姿不同而形神俱佳的西湖,從而感受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意境,可以抓住西湖晴雨兩幅圖中的語境。從“水光瀲滟”、“山色空蒙”、“方好”、“亦奇”中挖掘西湖的在不同天氣下的不同的美,將這兩幅圖鋪展開來,將西湖的美讀得富有層次和厚度。從詩人信手拈來的比喻“淡妝濃抹”“總相宜”中尋找西湖和西子的共通之處,回文西湖晴雨圖,讀出西湖的自然出眾,走入詩文中作者由觸動心靈的感官之美內化為理性贊美的詩境。由此,詩歌“語境”和“詩境”緊密融通,生成詩歌課堂和美之境。
根據五年級學生學習詩歌的要求,開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詩歌的能力,重視讀詩的方法,通過“美讀”和“趣讀”激發閱讀的主動性,同時通過“有方法”“有層次”地讀讓學生學會讀詩、品味詩歌語言,逐漸感悟出詩的意境,也有利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積累和進行課外閱讀延伸。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了解詩句的大概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古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學會古詩對我們有很大的用處。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也學過不少古詩了,誰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板書詩題,學生齊讀課題。
2、(課件出示整首古詩)齊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問:你們知道古詩是描寫什么地方的嗎?(西湖)
3、學生介紹杭州西湖。
4、觀看西湖的美景,老師補充介紹西湖。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西湖就像鑲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來就遠近聞名,許多文人墨客在這里飲酒賞景,吟詩作賦,而“蘇堤春曉”、“曲苑風荷”、“雷峰夕照”等等本身就是一首首優美的詩,一幅幅多彩的畫!
下面,我們就乘坐小船和蘇軾一起去欣賞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詩句。
1、詩的題目是(《飲湖上初晴后雨》),透過詩題,你讀懂了什么?(a.天氣變化——初晴后雨;b.地點——湖上舟中;c.干什么——飲酒聊天)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2、根據提示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詩題的意思。
3、教師小結:了解了詩題是我們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蘇軾寫詩信手拈來,跟大家寫日記似的,常常在題目中介紹一些寫詩時的背景,理解了詩題,我們再來讀一讀。
4、現在,請大家邊讀古詩邊看注釋,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詩寫的是初晴,哪句寫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瀲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朧朧)
三、品讀詩句。
1、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
(1)在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很美?(瀲滟)瀲滟是甚么意思?
(2)瀲滟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波光粼粼,波光閃閃,波光閃動,湖水蕩漾,浮光躍金,湖水耀金……)我們一起來積累這些詞語。
(3)是什么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太陽)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整個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點?(西湖的水在陽光下更加透徹,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陽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層碎金;西湖的魚兒歡快地舞蹈,一躍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縷衣;西湖的荷花和荷葉更加鮮艷了……)這樣的畫面很美!我們試著把這種美的感覺讀進去看,請大家自由地讀讀古詩。
(4)學生試讀。
2、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這樣鮮艷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評價: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陽光!我聽出來了,你的吟誦是發自內心的!)面對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贊美——水光瀲滟晴方好!
(1)面對這樣美麗的湖光山色,請你用一個字來贊嘆。(好!美!妙!奇!……)詩人怎么表達?(方好)
(2)老師用了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這個“方”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字典上關于“方”的解釋。 ①正直;②正當,恰好;③一種形狀。請大家選擇一下。
(3)是怎樣的景致讓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處?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這一抹陽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這晴日里的西湖讓世人從心底說出了——水光瀲滟晴方好!(齊)
3、正當詩人和友人陶醉在這明媚鮮艷的西湖山水之中時,突然下起了蒙蒙細雨,幾條細線般的雨絲斜斜地飄進湖中,飄在臉上。
(1)你想用什么詞語來表達你的感受?(朦朦朧朧)
(2)這朦朧迷茫的景象用詩句中的一個詞語就是(山色空蒙)。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3)同學們請閉上眼睛,一陣蒙蒙細雨,灑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這時的山,這時的水,這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可以用一個字表達?(奇)是啊,這是一種奇妙,也是一種奇特,更是一種神奇,你能把這種感覺讀進詩中嗎?
(4)學生練讀,互評。
(5)因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為有雨,西湖的小橋更加秀美;
因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加嬌嫩;
(6)師引讀:
當蘇軾看見柳枝在細雨的滋潤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橋在細雨的沐浴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草在細雨的澆灌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晴朗的日子里,你來到西湖邊,不禁會吟誦起:水光瀲滟晴方好。
在下雨的日子里,你來到西湖邊,不禁會吟誦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4、領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難怪蘇軾會贊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誰)?(西子)西子是誰?(西施)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3)插入圖片和資料,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老師補充的有關西施的小材料。(材料補充: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并稱為中國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傳說西施在河邊洗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記了游動,沉了下去。)
(4)通過材料,西施你讀到了西施是怎樣的美麗?(生答)所以我們夸贊一位美麗的女子常常說她有沉魚落雁之美。
5、淡妝濃抹總相宜。
(1)從古詩當中找一找詩人是怎樣贊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妝濃抹總相宜)
(2)淡妝濃抹是幾種裝扮,有什么特點?(淡妝素雅,濃抹鮮明艷麗)舞臺上那些漂亮的演員們鮮艷的妝扮是(濃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淡妝)。(看圖說一說)
(3)西施化濃妝美不美?化淡妝呢?不化妝呢?為什么?(大自然所賦予她天生的美)詩中那些字最能表現她無論什么時候都美的特質?(總相宜)
(4)淡妝適合西施,濃抹也適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男生,我們來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5)這句話僅僅在贊美西子么?(還在贊美西湖)誰讀懂了這句話,說一說這句話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濃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都適合西湖)
(6)引讀:女生,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美麗的西湖,看似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濃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妝)一天之中,詩人看到了西湖濃抹的美,領略到西湖淡妝的奇妙,想到這里,詩人不禁贊嘆——(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7)這個比喻得到后世公認,從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所以當他想到將西湖比作西子這一奇妙而貼切的比喻時,他是那么欣喜得意,我們要這樣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8)同學們,你們想親自去領略西湖的美嗎?雖然我們現在不能去那美麗的西子湖畔,但是詩的美還在于奇妙的想象,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隨著蘇軾再次暢游西湖吧!
四、朗讀拓展。
1、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到杭州時所作的,當他第一次見到這人間天堂的奇景的時候,你們猜猜,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這樣的心情,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蘇軾喜歡西湖,更喜歡用詩來寫西湖,這里流下了他許多的詩、墨寶。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望湖樓醉書》。
(1)出示詩歌,生自由讀
(2)這是什么樣的天氣,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風大雨急的西湖驟雨圖)
3、小結: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讓美麗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中盡顯風姿,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畫卷,也讓我們跟隨者這位最愛西湖的詩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西湖之行,現在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讓我們把這幅畫映在腦海中,悄悄地帶走吧!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三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是非常喜歡,老師曾經游歷過許多祖國的名山大川,記憶猶新。現在請同學們欣賞美麗的圖片(祖國壯麗山河),一起去看看老師曾經走過的地方。
生:這里好美啊!有機會我也要去。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愿望還沒有實現,就是很想去杭州的西湖看看和游長江。聽說那兩處風景都特別美,老師很想去。我們今天是不能去了,不過,我們可以看看別人去過之后的所描述的美景。
生:是誰寫的呢?
師:今天就請出我們的兩個人物,李白和蘇軾。李白曾經游歷過長江,并寫下了《望天門山》這一首古詩;蘇軾有西湖時也留下了這一片佳作《飲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們就跟隨他們的步伐,通過詩歌去欣賞長江和西湖之美。
二、新授:
(一)朗讀指導
師: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兩首詩。
生認真朗讀。
師:老師想請班里朗讀最好的同學給大家朗讀。
學生踴躍舉手,選兩個學生朗讀。
師: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感覺你們讀得很好,聲音清晰宏亮,讀音也正確。但是總是感覺沒有讀出詩的韻味。
生:老師,那怎樣才能讀出詩的韻味呢?
師:好,老師有一個辦法,請同學們看屏幕。(顯示詩歌的停頓符號,播放詩歌朗讀)
師:同學們都認真聽了朗讀,下面我們也來試試。
學生,齊聲朗讀。
師:同學們,你們這一次朗讀讀出了詩的節奏,也讀出了詩的韻味,但是,我們;朗讀詩歌還要讀出詩的情感。
(二)詩文解讀
師:同學們,我們要了解詩的情感,首先要了解詩的內容,要了解詩的內容就必須要先弄清楚詩歌中的每一個字。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已經把兩首詩的關鍵字都做了記號。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具體的解釋。
師:“天門山”指哪里的山?楚江又指什么?
生:天門山是在安徽省和線和當涂縣的兩座山,楚江就是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師:回答很好。請同學們看《飲湖上初晴后雨》,誰能告訴我“瀲滟”是什么意思?
生:老師,“瀲滟”就是波光閃動的樣子。
師:那“空蒙”又指什么?
生:“空蒙”指云霧迷茫的樣子。
(三)情境創設
師:好,老師告訴你,我們學詩歌不能只是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我們要展開我們的想象力,要學會欣賞詩歌中的美麗畫卷。其實詩歌的每一句話就是一副美麗的圖畫。現在,老師根據你們六組的情況,分組討論詩歌內容,然后你們動手把頭腦中所看到的美麗的圖畫寫下來。
(老師指導每一組學生分析詩歌的其中一句內容。)
師:同學們,都討論的很激烈,老師給你們的時間也到了,好下面就請各組推選出組長向我們來描述詩歌的美景。
生:老師我們組討論的詩句是“天門中斷楚江開”,當我讀到這句時,我仿佛看到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從西向東流,一路沖擊天門山,好像是把一座完整的山給沖開了。我感受到了長江水的力量。
生:我們組討論的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展現在我眼前的是浩蕩的長江水以巨大的力量沖擊著天門山的巖石,堅硬的巖石迎接著沖擊,那水就激起一層層的浪花,水勢一下子就洶涌澎湃了。
生:我們組討論的是“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仿佛看到了李白乘著一只小船從天邊的江面上快速的飄過來,船上的帆鼓鼓的,小船乘風破浪,李白欣賞著兩邊的青山,只見天門山快速地向他走過來。
……
師:你們描述的都很好。那么現在請同學們閉上你們的眼睛,認真地想頭腦中的畫卷。(播放詩歌朗誦)
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雄渾的長江和柔美的西湖了嗎?
生:我們感受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好美啊。
師:今天的學習就到此結束了,我們都從美妙的畫卷中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