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雜文讀后感800字
魯迅雜文是值得重視的中國現代文學傳統,在一個所謂文學終結的時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魯迅雜文讀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魯迅雜文讀后感800字一:讀《魯迅雜文》有感
我是很佩服魯迅的,不僅是他那精彩的文章,還有他那特別的人格精神,其中,他那勇于向社會黑暗說不的勇氣最讓我欣賞。
《魯迅雜文》是一本很好的冊子,讀完之后,有一種暢快淋漓的爽勁,昂首挺胸,橫眉冷對千夫指,道盡社會不公。魯迅就是一位戰士,挑起命運之劍,也只有他,才敢自己舞起這把寶劍,獨立山之巔,藐視山谷的黑暗,書中諷刺極佳,功力冰封三尺,述人入木三分。魯迅倡導的是反抗,是揭黑暗老底,讓它在光明之下無處藏身,最終殆盡。
魯迅的反抗不是偶然的,是社會的黑暗,不公,使他激憤地站出來吼上一吼。封建社會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多年了,天下百姓也都已忍得慣了,忍得順了,但魯迅偏偏要吼上一吼,再也不該忍下去了!
對,不該再忍下去了,于是封建社會被推翻了,我們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進一步說明了先生愛憎分明的人格精神,更為我們時代青年所稱道的,雖然我們跟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不同,但正義感正是我們時代的最強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堅持正義,為他人著想具有社會責任感,發現社會上的一切不文明行為堅決制止,對社會的陰暗面及丑陋現象予以曝光及聲討,讓這些時代不和諧音符成過街老鼠,三鹿奶粉事件.山西鋁廠潰壩事件還會發生嗎,所以魯迅先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跟魯迅先生相比我們又是幸運的,我們有一個一切為了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當5.12大地震,以及其他影響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事件發生后,都能得到及時圓滿的解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全世界再一次看到中國的偉大,假如魯迅先生看到這一切的話,也會由衷感嘆這太平盛世的。
我吃的是草,吐出的是牛奶,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我不由得發自內心的感嘆,魯迅先生真的偉大。
魯迅雜文讀后感800字二:《魯迅傳》讀后感
帶著一種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我開始閱讀魯迅,一個偉大尋求著的心聲,讀到了魯迅的思想,情感,知識,態度,言行。了解了魯迅的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對人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認識到魯迅外冷內熱的熱烈情懷,對人生的深刻認識和摯愛。正因為對人生刻骨銘心的愛,才有了對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徹骨髓的恨,才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寫照,
人的生命是這樣的珍貴,我們的人生如果用一種健康科學的態度和思想來經營和維持的話,我們本來可以過的更加幸福和快樂。社會組織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社會功能的不正常,導致社會家庭生活的不科學不健康,誰之過?社會管理者的責任,當然也有我們自己的責任。因為我們沒有充分爭取和使用我們手中的權力,缺乏對利益保護的追求認識和理解。民主與科學是人類發展進步的銳利武器,經過流血犧牲換來的寶貴財富卻讓我們棄之如敝履,能不說是我們的悲哀嗎?一個缺乏有機統一組織的社會系統是不可能完全表現他的生命的豐富和生動的,一個健康的生命機體,有完善的系統組織,保證了功能的健全和活動的正常,實現了生命的完美展現,這才是可喜可賀的人生歷史。
魯迅先生為構建新型的國民思想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一樣做了一個徹底的堅定革命戰士。我們卻自陷在物欲橫流的漩渦中不能自拔,這是多么悲哀的事!痛心疾首之余,仍然不想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是我一生的追求,為了人生的幸福,必須像魯迅先生一樣做“韌”的努力和奮斗。周圍的人們還會沉迷在現有的唯利是圖的圈子里用異樣的眼神看人,但在我的好友中已經有人覺醒,趁著黎明前黑暗的掩護悄悄地向著光明的方向輕裝前進了。我要抓緊時間學習,去追趕前面奔跑的人們--------像魯迅一樣,做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魯迅雜文讀后感800字三:讀魯迅雜文精選有感
在這個漫長而快樂的暑假里,我讀了感動的讓人痛哭流涕的讓《生命充滿愛》,悲傷而又要懂得珍惜的《閃著淚光的決定》這本書讓我明白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愛和珍惜,同時努力的去付出愛,這樣才能使我們成長的腳步更踏實。而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魯迅先生的小說、雜文、散文。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他原名周樹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章犀利深刻而又靈活詼諧,被譽為直指各種反動勢力心臟的“匕首和投槍。”他被譽為“中國現代小說之父。”他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的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的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小說《狂人日記》是《吶喊》中的一篇代表之作。這篇小說是以狂人的十三則日記的片段連綴而成。小說里的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癥的人,患者對外界的事物格外敏感,并且不由自主的產生錯覺與幻覺,感到自己時時處于被迫害的境況下,于是不斷產生疑慮與恐懼,心神不寧。魯迅小說里的狂人正是這樣的。他時時刻刻全神貫注于“吃人,”覺得別人要吃他,于是便惶惶然,不可終日。讓我明白如果讀書,有知識,就不會被封建思想俘虜,縱容丑陋的欲望,不會使人生充滿不和諧。
雜文《世故三昧》里的《爬和撞》,是篇有趣的文章。它議了爬,又議了比爬更高一級的撞。就像英語中的比較級。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用一種方法去做某件事失敗了,但不要灰心喪氣,可以再試著用別的辦法去做,兩次不行再來一次,直到成功為止!到那時,再回過頭去看看你走過的路是否值得?我想那時,你一定會笑著說:“功夫不負有心人!”
散文《野草》感人至深。文章大意是一棵無人注意的小草,它卻以頑強的生命力,掀翻了壓在身上巨大的石塊,頑強的鉆出地面。表現了不畏困難,任人踐踏、樂觀向上的可貴精神,代表著強盛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來啟發和鼓舞人們的斗志。雪萊的一句話:詩人是這個社會沒有被承認的立法者。魯迅的那些詼諧幽默的語言,雖然揭露的社會是黑暗,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內心酸苦與無奈。
所以,和諧人生,讀書起步。
魯迅的文章好比一面鏡子,既照亮了歷史,也照亮了人們的心靈。它讓人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和沉甸甸的責任感。魯迅曾給自己作過最準確的評價:“橫眉冷多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多讀魯迅,多讀他的文章,多讀中國。
看過“魯迅雜文讀后感800字”